您好,欢迎来到自考在线!

辽宁省沈阳市2013年生物中考试题,2020辽宁省高二期末协作体生物

来源:互联网发表时间:2023-03-25点击量:359

今天自考在线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院校招生考试、招生简章、报名入口、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辽宁五校2013年高二联合竞赛生物试题

1.选择题:(本题36个子题,每题1.5分,54分。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

1.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说法是错误的。

A.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快育种进程。

B.选择性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其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选择范围有限。

C.必须严格控制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排放转基因细菌。

D.两只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公马交配,生出来的小马一定会继承“父母”的特点,不仅奔跑速度快,耐力也很持久。

2.关于进化的叙述,这是错误的

A.生物体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

B.两个种群之间一旦形成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大多数物种在地理上长期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竞争实现的。

B.环境影响导致的生物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C.在环境条件稳定的前提下,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物种的形成必须经历种群间的隔离。

4.杂交育种是一种常规的植物育种方法。下列陈述是正确的

A.第四代只能选择遗传稳定的新品种。

B.从子三代选择遗传稳定的新品种,因为纯合子只出现在子三代。

C.可从第二代或第三代中选择遗传稳定的新品种。d .杂交育种需要经历杂交过程,但不需要经历自交过程。

5.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陈述是正确的

A.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育种,使得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优良品种。

B.诱变育种是通过辐射进行的,诱变后的植株必须比诱变前有更优良的性状。

C.利用具有DdTt基因型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品种的自交后代约有1/4是纯合的。

D.利用DdTt基因型的植物进行多倍体育种,育成的品种和原品种一定会产生可育后代。

6.该图是利用植物(AaBb基因型)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根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工艺②中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碱,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

B.通过过程①获得植物A的aaBB基因型的概率为1/4。

C.工艺①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与杂交育种相比,这种育种方法具有显著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

7.玫瑰人工栽培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玫瑰没有产生蓝色翠花所需的“类黄酮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被认为不可能成功培育蓝色玫瑰。然而,日本研究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成功培育出蓝玫瑰。这种玫瑰的花瓣含有蓝色素。下列陈述是正确的

A.蓝色翠花分布在蓝色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

B.用于培育蓝玫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蓝色素基因可以控制所有玫瑰细胞中蓝色翠鸟花束的合成。

D.蓝玫瑰的成功培育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

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说法是正确的。

A.控制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发生变化,表明该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群体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为1。

C.在Aa基因型个体自交后代形成的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大于基因a的频率。

D.因为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色盲基因在男性中的出现频率高于女性。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

A.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耐药突变株,青霉素的选择性作用会使其存活。

B.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历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D.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0.以下品种的培育符合育种原则

A.无籽西瓜的栽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青霉的培养高产量-基因重组

C.花粉(Ab)用于培育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纯植物(AAbb) -基因突变。

D.培养能产生人胰岛素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大肠杆菌

11.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掀起了Tai 空诱变育种的热潮。Tai 空的选育一般需要“突变-自交-杂交”获得性状优良的品种。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纯合品种突变后,后代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B.自交的目的是获得单株性状优良的植株。

C.杂交的目的是获得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品种。

D.通过Tai 空育种获得的植物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相同的安全性问题。

1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DNA重组中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载体。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目标基因是指重组DNA

13.在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仅用于提取目标基因。

B.细菌中的环状DNA可以用作运输载体。

C.DNA连接酶可用于连接目标基因和载体。

D.一旦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就完成了。

14.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了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奶牛,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可以大幅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大步。在下列相关陈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意味着试图使牛乳腺细胞含有更多的人血白蛋白基因。

B.可以将白蛋白基因导入牛卵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牛。

C.人们只能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人白蛋白,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

D.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血白蛋白,会导致定向变异。

15.在足够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中,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型的频率为0.36,则

A.该群体第一代杂合子Aa的频率为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如果这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会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D.如果这个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变成0.4,那么具有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占群体的40%。

16.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免疫系统不仅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体内的细胞可以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D.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17.在以下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一个例子。

A.牛奶进入小肠

B.卵子进入输卵管

C.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

D.葡萄糖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18.人体内的以下过程不会发生在内环境中。

A.酸性或碱性物质与缓冲溶液反应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

c .先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再水解成葡萄糖。

D.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受体的结合

19.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有

A.乙酰胆碱b .蔗糖c .血红蛋白d .呼吸酶

20.在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狗听到铃声后唾液分泌的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的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

C.在人的反射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的运动方向与膜外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D.反射弧至少包含两个神经元。

21.神经元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下列关于兴奋传递过程的说法是正确的。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为零。

B.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主动转运,传递兴奋。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需要能量消耗。

D.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或树突膜。

22.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示意图。在以下相关语句中,错误是

A.图A中指针的偏转表示膜内外的电位不同,这个电位就是静息电位。

B.图A中膜内外的电位差主要是K+流出造成的

C.刺激图B中的神经纤维会导致指针向同一个方向偏转两次。

D.图B中产生的激励将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到两侧。

23.如图,是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是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A和B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物体刺伤时,它首先收缩,然后产生疼痛。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分析是正确的()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疼痛形成于图中的方框处。

收缩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C.图中有四个突触。当手被利器刺伤,手缩回时,反射弧是A → B → C → D → E。

D.脑出血患者不能完成随意缩手反射活动,说明B对a有调节作用。

24.下列关于突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状末梢分支多次,最后每个小树枝的末端扩展形成突触体。

B.突触体可以以某种方式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

C.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一起形成突触。

25.图A是青蛙离体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其中AB+BC = CD,B是突触放大模式示意图。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刺激c时,可以同时在a点和d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肌肉和F中线粒体活性在D刺激时明显增强。

C. ③的含量主要通过生物膜的流动性释放到②中。

D.从E到F,兴奋度从“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变化

26.在下列关于人类和高等动物激素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激素的合成部位是高尔基体。

C.激素的成分中都含有碳、氢和氧

D.激素是由外分泌腺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物质。

2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

A.饥饿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C.垂体切除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D.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喂法”补充

2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说法是正确的。

A.血糖平衡的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糖尿病是由过量摄入糖分引起的。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受阻,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相互配合,调节血糖平衡。

29.正常成年小鼠连续摄入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表现如下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

30.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当富集在动物体内时,可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因此被称为“环境激素”。以下关于环境激素作用机制的推测是不正确的。

A.环境激素可能会抑制体内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产生或水解

B.环境激素可能损害神经细胞[]

C.环境激素可能促进激素或神经递质的产生或水解。

D.环境激素的结构必须与某些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一致。

31.右图是母鸡生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代表器官,A、B、C代表相应的激素)。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在图中有所体现。

B.激素C可以促进母鸡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鸡蛋的形成。

C.饲养可以用来研究激素a的功能。

D.一旦C接受并发挥作用,激素B就会失活。

32.动物的脑垂体被切除后,血液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不变。

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3.图表显示了新生物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表的正确分析是

A.a代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代表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以及新物种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

D.d代表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必然需要地理隔离。

34.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A.如果有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就会引起C液的增加。

B.2有结构的细胞内环境只有淋巴。

与B液和C液相比,A液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D.液体A中的O2浓度高于液体c中的O2浓度。

35.在下列因素中,它可能会引起患者组织的水肿。

①毛细血管壁受损②慢性蛋白质营养不良③淋巴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仅① ② ③ B .仅② ③ C .仅① ③ D. ① ② ③ ④ 5

3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可以将一些调节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到靶细胞。右图是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和激素作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有可能是血糖含量的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一种神经调制,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蛋白

d、靶细胞受激素刺激后,肝糖原分解。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37.(16分)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改良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家的目标。下图显示了一些水稻育种的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以矮秆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的杂交水稻为亲本,获得F1。F1自交产生F2,其百分比不能稳定遗传。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ddRr与ddRR的比例为。

(2)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获得以上水稻新品种,可以选择图中(填入数字)方式所使用的方法。其中,常见的方式有:

(3)如果科学家想培育出能产生人类蛋白质的水稻新品种,应选择图中所示最合理可行的方式(用数字填写)。这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检测和鉴定目的基因的过程。育种方法遵循以下原则。

(4)图中所示的繁殖路线(用数字填写)是典型的无定向。

38.(8分)一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分隔成两个种群。现在,两个种群已经明显分化。研究人员指出,两个物种可能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如图。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分析,A和C分别代表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B的实质性变化是_ _ _ _ _ _。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9.(14分)突触是神经元相互联系、传递信息的关键部位。它们在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它们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的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这两种突触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神经递质合成后,先储存在细胞内,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破坏。当兴奋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被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一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它引起Na+的大量流入,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产生兴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它引起Cl-的流入,抑制突触后神经。

元(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发现癫痫患者的GABA含量异常。如果将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作为药物应用于患者,可以抑制癫痫患者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原因:

(3)不同的麻醉剂作用机制不同:有的麻醉剂属于递质模拟物(能与受体结合,产生与神经递质相似的作用),有的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滞剂(阻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然后,神经递质模拟物主要作用于(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4)一个神经元可以受到许多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神经元的影响,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使相同的信息组合起来,相反的信息相互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是相关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如图。

请提出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的作用机制(至少写两点)。

40.(8分)狗吃肉后会分泌大量胃液,但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1.5h后给狗喂50毫升橄榄油和150克肉,可抑制胃液分泌2小时;切除支配狗胃的神经,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据此,假设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远离胃粘膜产生一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胃粘膜细胞并抑制胃液分泌。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请填写下列空框并完成实验设计:

①将狗小肠前段结扎成A、B两段,B段注入50毫升橄榄油,A段不处理。

②90分钟后,分别用稀盐酸和沙子研磨混合物,得到提取液。

③切断狗B,喂150g肉。

④注射到狗b的静脉或皮下。

⑤预期实验结果:。

⑥上述假设得到了验证。

自考在线(www.zikaoonline.com)为考生提供网上报名系统入口及报考时间,中专、高职、职业教育、专升本学历提升成绩查询、历年真题下载、函授、模拟试题、课程资料等服务。

报名热线:

13524672021
在线咨询

客服在线时间:早上9点~下午6点,其他时间请在线预约报名或留言,谢谢!

机构入驻 | 招生报名 |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网站留言| 违规举报

版权所有:© 2019-2022 自考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